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于8月4日至6日在苏州举行。我院学子凭借四项原创性科研成果脱颖而出,共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创下赛事参与新纪录。
由我院教师曹英丽指导,2024级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郭涵睿、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张凯宁、彭坤共同研发的“水稻育种小区颖花巡检机器人”,荣获机器人创新赛全国最高奖项。
我院教师姚伟祥指导,2023级电气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陈金池、2024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刘钰周、2022级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周宏阳研发“无人机风送式变量投肥系统”,创新融合无人机风送投送与变量撒播技术,获机器人创新赛二等奖;
姚伟祥、王莹老师指导,2023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邢博理、2024级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刘长亮、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宋宜兵开发《航空施药雾滴沉积智能检测系统》,攻克施药雾滴影像失真校正与智能识别难题,获人工智能创新赛二等奖;
姚伟祥、陈春玲老师指导,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朱皓宇、2024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郑琪、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孙浩然设计“二阶段番茄智能采摘系统”,通过全流程智能算法突破番茄采摘难点,获人工智能创新赛三等奖。
作为国内顶尖跨学科竞赛平台,本届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联合主办,吸引全国900余所高校的3万余支队伍参赛,最终1200支团队晋级总决赛。该赛事已连续举办27届,并纳入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权威榜单。
我院持续深耕“理论+实践”育人模式,通过学科竞赛培育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本次获奖不仅彰显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体现学院在智能农业装备、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的教研积淀。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动科创成果转化,激励更多青年在科技赛道破浪前行。(撰写:陈金池 ;编辑:周加野;审核:王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