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学校首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信息反馈 > 正文

    发挥教研室教研功能,积极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来源:     日期:2023/10/11 15:37:53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发挥教研室教研功能,积极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介绍信电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与成效

    督导员 王芬

    919日至21日,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教学督导室进行了2023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检查。我负责检查线上电子版教研室建设与教研室活动手册。信电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杨洪伟老师提交的教研室建设与教研室活动手册材料添写规范,教学改革立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教学改革成果多样、教研活动主题明确,涉及内容广范,教研活动内容记录有实质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室学期工作总结写的比较全面,与教研室活动计划相呼应。

    检查期间我与杨洪伟老师做了较深入沟通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到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活动都是围绕着教研室建、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改革研究、教材出版建设等方面研讨进行现将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建设与教研活动做法介绍如下。

    一、教研室建设基本信息

    1.教研室基本情况

    信电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现有教师12名,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助教1名、高工1名。教研室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信息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MS office高级应用》五门课程。

    2.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与进展

    李晓辉老师主持的省级《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020立项持续建设中杨洪伟老师主持的省级《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大学信息技术基础”》2021年立项持续建设中;张芳老师主持的省级基于跨校修读学分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公共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1立项持续建设中;杨洪伟老师副主编教材“Python 3程序设计” 2022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有:张芳老师等《融合翻转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李晓辉老师等《新农科背景下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教学研究与实践》;李晓辉老师等《涉农高校新工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探索》;宋晓强老师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计算机类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3.2023年春季学期教研室活动

    2023年春季学期教研室召开10次教学研讨会,教研活动主题内容有:如何完善课程体系;更好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培养的价值;思政元素挖掘及融入教学方法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与资源完善;发挥智慧教学工具作用,进行学情分析;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教师说课交流与示范;青年教师讲课点评;如何提高实验报告及实验课质量;关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题库建设的研究;探讨编写适合农业院校的融合课程思政的Python程序设计教材。

    二、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效

    1.通过教研活动完善 “宽、专、融”课程体系

    根据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涵盖广泛的特点,如何将这些专业知识与农业实践紧密结合,使其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研室老师们通过讨论,提出了4×3的“宽、专、融”课程体系建设方案。“4”为4个知识领域,即信息与社会、平台与计算、程序与算法、数据与智能。信息与社会主要包括信息与编码、信息伦理与法律、信息技术与社会变革及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平台与计算主要包括计算模式、计算系统、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等。程序与算法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及软件开发与过程管理等。数据与智能主要包括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呈现与可视化及智能技术与系统等。“3”为3个层面课程,即在通识教育、技术基础、学科交叉等不同层面实现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以满足不同专业类别的需求,更好地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支撑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在大学四年教学中的全程渗透。面向基本素养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等。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Python等)、物联网技术基础、大数据基础等。作为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结合的学科交叉课程主要包括信息产品设计、智慧农业等。实践教学主要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主要包含针对课程的实验(认知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专业竞赛和产教融合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通过教研活动创新 “开放、融合、共享”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教研室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基本相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室教师们在教学中坚持“开放、融合、共享”的教学理念。“开放”指课堂教学坚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合”指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教研室教师们平时注重与各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用以了解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的需求,从而在教学方面做出调整。“共享”指教研室教师无论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上,都集体研究讨论、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经过教研室教师们共同实践,创立了教师直观讲解式、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场景如下:

    教师直观讲解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采用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主要应用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及基本语法的讲授。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蕴含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应用于组合数据类型部分的讲授。

    案例教学式模式  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编写能配合知识点讲授的实际案例,主要应用于多种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创造性,主要应用于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强调方法而不要求代码编制。

    网络辅助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的易尔思教学平台,制作网络课程资源,如知识点短视频、重难点解析等,便于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3.通过教研活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引领者”,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隐性的思想政治元素的实施过程。“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引领示范作用。教师提前5~10分钟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准时上下课,会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教师制作精美的课件,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师课堂上重点突出、充满激情的讲授,会激发学生听课热情;教师对学生提问的耐心解答,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增强学好所学课程的信心。

    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挖掘优秀校友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爱党爱国、潜心研究的优秀品质和成长故事,在课前5分钟、课间10分钟以PPT或短视频的形式播放,使学生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可以起到显性育人的作用。在《算法与程序设计》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式教学,显性与隐性结合,以智慧农业为引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在《计算机IT新技术》以现代农业经典案例展现我国农业领域信息技术发展,显性融入激发学生对现代农业的憧憬与向往;在《Office办公自动化》以农业发展数据为依据进行数据处理,隐性融入显示现代农业巨大发展及前景,可以形象地使学生看到稻谷飘香、硕果满枝、遍地牛羊的美好画卷,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祖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知农爱农的育人效果。同时把这些思政元素,融入教材编写与资源制作中,体现了“育人”与“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

    4.通过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研究改革经验

    在教研室活动研讨会上,请《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负责人李晓辉老师、《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负责人张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分享研究心得体会。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实践,总结出5点教学经验:

    做好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包括清晰流畅的专业知识视频,讨论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数据、线上阶段考核数据、利用智慧教学工具进行的随堂测试数据,这些课程资源将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内外,拓展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使师生随时随地开展教与学,学生可最大限度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创设不同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中学生乐于接受的事例作为题材,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设计,即创设了情景,又富有连续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启发式教学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创新思维。例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设计一个程序时,教师不是直接把程序编制出来进行讲解。而是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对程序的每个功能,用所学的命令、函数等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同一个程序问题,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去编制,达到殊途同归。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不断巩固学习效果 任何一门课程,各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学生进行及时总结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并反思还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时领会消化吸收所学的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为继续学习的能力。

    教师自身不断反思提升教学效果 知识没有止境,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推陈出新。面对不同专业、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教学方法要有所更新。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课程组老师们的研讨,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5.通过教研活动总结线上线下教学三原则

    教研室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教学研讨,并统一线上课程内容和线下课堂讲授内容。总结出线上线下教学始终坚持的三个原则:一是注重问题引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完有什么用,在哪里用。二是注重学习效果,注重课程资源建设,使学生乐于学。三是注重总结与反思,根据学生阶段考核统计数据与课堂表现,总结各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在后续教学中加以改进。

    信电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通过教研室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取得明显的实效,他们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