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路,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进一步训练和提高方案设计、资料整合、方案分析、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完成学生从学习阶段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为了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在学校关于毕业设计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学院特制定本补充规定。
一、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时间:第八学期第3周末。
学生要求:
1.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并经指导教师审核合格后方可提交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开题后原则上不能变更。
2. 所有本科毕业生必须按时提交开题报告电子文档,字数为3000-5000字。
3. 开题报告中要包含本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综述,并标明参考文献出处,并附准确的参考文献清单,保证真实性。
4. 对于开题报告不合格的学生,给予两周的整改时间,两周内提交第二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不合格的同学按照毕业设计不合格处理。
5. 开题环节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组织完成。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施毕业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并监督学生论文避免抄袭,一旦发现,立即责令其改正,若不予纠正,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保证论文内容充实,格式规范,符合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要求。
三、课题验收和毕业答辩
时间:按照学校要求进行。
考核方式:由各专业组织考核组,每名学生汇报时间不超过6分钟。
考核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包括论文格式和内容)。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3.答辩情况。
4. 学习态度,平时表现及团队精神(包括出勤情况,团队合作,学生在设计及论文撰写工作期间的表现)。
考核要求:
1. 每位学生在答辩前,各指导教师要自行组织预答辩。
2. 学生毕业答辩材料准备齐全,格式符合毕业设计要求。答辩前要按照规定时间提交毕业论文打印版和答辩PPT,答辩过程中不能替换。
3. 答辩时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汇报、演示与验收,对于毕业论文内容空洞,无实质性内容和存在抄袭现象的论文,考核组可以根据具体情节做出取消答辩资格的决定。
4. 答辩过程中,学生要求着装整洁、大方,有礼,表达简练、准确。
5. 根据答辩情况,考核组对毕业设计答辩进行评分,成绩要在本专业学生中排名。
6. 根据答辩分数排名情况,学院将组织二次答辩,在本专业答辩分数排名在后10%的同学需要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合格者认定为毕业设计环节不合格,做延长学制处理。
7. 毕业生离校前,需要提交合格的毕业设计材料,指导教师和学院要严格把关。
四、其他
鼓励学生完成设计实物、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专利,对于在设计实物、论文和专利方面有阶段性成果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学校优秀论文。
各个专业可根据本专业毕业设计的特点按照学院制定的考核环节和考核内容进行细化。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