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学校首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信电学院召开校友会成立暨一届一次会员大会

    【来源:     日期:2025/10/30 13:30:06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0月25日,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校友会成立暨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学校图书馆隆重召开。会上,宣读了《关于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校友会成立的批复》文件,表决通过了信电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成员名单和校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推举了荣誉会长,并聘任了校友顾问。

    学校党委副书记吴东立出席大会并讲话。学院首任院长、78届农电专业校友朴在林,大保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85届农电专业校友张建东,国家电网公司原特一级职员、85届农电专业校友王慧,学校原党委书记、86届农电专业校友郭明顺,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86届农电专业校友董恩伏,国家电网东北分部原副经理、86届农电专业校友张中青,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原纪委书记、86届农电专业校友徐锴,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92届农电专业校友李东,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纪委书记、96届农电专业校友石岩森,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天合绿建(上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04届计算机专业校友牛勇,凌海市农业农村局、08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校友梁丹丹,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08届电气工程专业校友朱楠等,来自25个地市的153位优秀校友齐聚母校,共叙情谊,共话发展。

    吴东立副书记代表学校向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广大校友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校友是母校最珍贵的财富和最亮丽的名片。学校近年来凝练形成“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校友荣校”的办学理念,并构建“3363”校友工作模式,旨在打造校友的“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他强调,校友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广泛凝聚校友力量,加强校友与校友、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他希望,广大校友能够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心系母校育人,搭建共享桥梁;加强互助协作,以实绩为母校添彩。他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校友会建设,不断完善联络与服务机制,欢迎校友常回校交流。

    吴东立副书记与郭明顺书记共同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校友会揭牌


    会议表决通过了张建东、李博、沈麓成、牛勇、李龙等48位校友为信电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并推选张建东校友担任会长,推选牛勇、李龙、李博、邵立华、周三军、侯庭阳、魏国静7位校友担任副会长,推选王俊担任秘书长,推选卜喆、闫佳、李伟光、李征明、李静、沈麓成、郑伟7位校友担任副秘书长。

    会议推举了朴在林、孙吉昌、郭明顺三位校友担任校友会荣誉会长。聘任了于永双、王桂英、付立思、许童羽、孙国凯、纪建伟、杨勇、杨涛、张秀然、张振、周启龙等22位校友担任校友会顾问,学院党委书记汤久新和院长王俊共同为校友会顾问颁发聘书。

    吴东立副书记为荣誉会长颁发聘书


    吴东立副书记为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张建东会长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在沈农的求学经历,向母校和恩师们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和感谢。他表示,信电学院校友会将以“凝聚校友力量,服务校友发展,助力学院腾飞,献礼母校荣光。”为建设目标,促进校友们在学术、产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关心支持在校学生的成长,多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的指导与帮助,努力成为连接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坚实桥梁和温暖纽带。

    董恩伏作为校友代表致辞,祝贺信电学院校友会成立,他表示母校是知识与精神的港湾,赋予学子闯荡世界的底气。校友会的成立,为散落各地的校友构建了温暖的“精神家园”,成为联结情谊、凝聚力量的平台。致辞中,他衷心感谢老师培养,祝愿学院发展更好,勉励大家传承农电专业吃苦拼搏、学习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并寄语后来者拓宽视野、踏实钻研,以不懈奋斗为母校争光,为电力事业贡献力量。愿以母校为根,情谊为脉,携手共进,添彩母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校友会秘书长王俊在会上讲话。他回顾了学院自1959年农业电气化专业设立至今的发展历程。感谢校友们多年来在实习保障、捐资助学、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学院的鼎力支持。他向与会校友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建设目标,学院将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新能源、智慧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通过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创能力等推动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学院将全力支持校友会建设,继续加强校友联络,汇聚各方资源,与校友们携手共进,为事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委书记刘翠丰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撰写:王璐瑶;编辑:周加野;审核:王俊)